目錄
不知讀者是否留意到我們周圍有些朋友親戚經常在口腔粘膜和舌頭上反復出現炎症性潰瘍?其實這便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生痱滋,相當於中醫所稱的口舌生瘡,西醫的復發性口腔潰瘍。
口瘡可發生於口腔和舌頭的任何部位的粘膜,可單發或多個同時發生,或此起彼伏,反復不愈,潰瘍面常呈暗紅色,中央凹陷,似彈坑狀,深淺不一,大小可從米粒至花生米大,有些甚至可融合成片,潰瘍面上常蓋有一些黃白色粘液樣炎症分泌物。潰瘍處常覺疼痛,嚴重者可累及局部淋巴結腫大。口瘡的病程可短至三四天,長則超過一二月不等。飲食常使口瘡疼痛加重,甚而影響進食和食慾。
現代醫學認為經常反復性發作的口腔潰瘍與機體的內分泌失調,消化系統疾病或功能紊亂,包括胃、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等,以及精神情緒緊張有密切關係。
另外,本病也可能和患者的遺傳易感性有一定的聯繫。誘發因素包括偏食,消化不良,睡眠不足,生活工作壓力過大,慢性疲勞和月經週期的改變等,這些均可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而誘發口瘡。
中醫對口瘡的認識有較長的歷史,早在東漢時期成書的《傷寒雜病論》已有口舌生瘡的記載。根據中醫的病因學說,其病因病機多責之於心脾積熱。中醫臟腑學說認為,心者,君主之官,主持人體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其贓腑之氣開竅於舌。脾者後天之本也,主消化吸收水穀精微,其贓腑之氣開竅於口。
若果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煎炸油膩之物,致使脾胃受損,濕濁內生,蘊而化熱,濕熱交結不化,可循經上攻於口,灼傷口腔粘膜肌肉而成潰瘍(口瘡)。或患者由於工作生活壓力過大,或所思不遂,情志過極,鬱而化火,幹擾心神,心火亢盛,循經上炎,熏灼口舌,腐熟口舌粘膜肌肉而成瘡。
總之,心脾熱盛為本病發生的主要病理機制,日久則見鬱熱灼傷陰液,出現陰虛火旺的見證,而成慢性反復發作的進程,且經久不愈。
至於治療方面,中醫藥在治療口瘡上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由於本病的發生與脾經濕熱和心火上炎有密切的關係,故治療上常以瀉脾利濕,清心導赤,消炎止痛為治法。代表方用瀉黃散(又名瀉脾散)合導赤散加減。
基本藥物組成包括:生石膏15克、藿香10克、山梔子10克、防風6克、生地黃15克、淡竹葉10克、通草10克、黃連3克、木蝴蝶10克、馬勃3克、生甘草5克。另外,還可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而隨症加減。
如伴有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4克、厚樸10克;
伴消化不良者加白術10克、神曲10克、山楂10克、麥芽10克;
睡眠不佳者加酸棗仁10克、夜交藤10克、柏子仁10克;
口乾口苦明顯者,加天麥冬各10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
口瘡部位紅腫痛甚者,加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蒲公英30克。
以上為成年人用量,小於12歲的兒童需適當減量,一般用成人量的1/2至2/3。煎服法為每日一劑,複煎,早晚餐後分服。由於以上藥物味道較苦,服用時可加一些送口之物,如陳皮梅或山楂餅等。
筆者常以上方加減治療反復發作性之痱滋,經臨床觀察,大多取得良好的效果。症狀輕者一般二三日可痊癒,嚴重者也可大大縮短病程,減輕疼痛不適症狀。如果症狀頑固不癒者,還需請中醫師把脈診治為宜。
另外生活起居的調攝,對本病的預防也十分重要,如能遵照下面的建議去作,自能減少痱滋的發生:
- 注意口腔衛生清潔。
- 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並戒煙酒。
- 避免進食溫度過高的食物,如火鍋食品。
-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保持身體免疫力在一個良好的水平。
- 注意健康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以下是為經常患痱滋的人士所設計的中藥湯水方,不妨一試。
材料:土茯苓60克(鮮者為佳,120克),竹蔗一斤,白茅根30克,生苡仁30克,玉竹15克,南北沙參各15克,陳皮3克,瘦豬肉半斤。
制法:上藥和豬肉洗淨,入煲中,加水煮開約1。5小時,加少許精鹽調味,待溫,飲湯食肉,一料可服兩天;每週二三料,
功效:健脾祛濕,滋陰清熱,適合於口瘡患者的調理。
專家名言:林志秀教授
林志秀教授是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他本科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中醫醫療系,其後負笈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獲得生藥學系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