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唔係我懶】不少人認為,習慣賴床是懶散的行為,如今終有研究平反,好處其實不少,但要懂得正確方式賴床,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研究顯示,睡眠慣性可能持續15至30分鐘,甚至長達1小時,因此,鬧鐘響了,有時我們也不想起床。賴床其他原因包括平時習慣晚起而突然需要早起,又或深層睡眠被喚醒、長期缺乏睡眠等。不過,賴床原來有以下好處:
‧降低睡眠慣性
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部研究發現,賴床可降低「睡眠慣性」,只需20分鐘,便可幫助大腦逐漸清醒,減少突然起床的混亂感。
‧提升創意及解難能力
英國劍橋大學與哈佛大學聯合研究指出,人類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下,大腦的創意思維更活躍,此時更容易產生靈感及解決問題,像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都曾利用此狀態激發創意。
‧改善心理健康
2018年《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會使壓力荷爾蒙上升,故讓自己適度地延長休息時間,可降低焦慮與壓力。
‧降低「早死」風險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研究,追蹤4.3萬人長達13年,發現每日只睡5小時或更少的人,死亡風險較高,但周末補眠1至2小時,死亡風險則與每晚睡7至8小時的人接近。
可是,專家提醒我們賴床不應超過30分鐘或以上,這樣會讓身體更疲倦,如起身覺得累,可能是睡眠質素欠佳,需要嘗試尋找根本原因。
瀏覽健康嗎其他平台🔎Youtube播放清單及優惠資訊 linkby.tw/healthco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