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深圳灣到屯門醫院40分鐘 跨境救護車首次出動

去年11月底,香港與深圳、澳門政府推行為期1年的「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

目錄

【中港融合】去年11月底,香港與深圳、澳門政府推行為期1年的「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醫管局證實,一名67歲男病人3日前因呼吸衰竭、神智不清入住港大深圳醫院,情況稍有好轉及清醒,在病人及其家屬強烈意願及院方評估下,1月10日經深圳灣口岸送達屯門醫院,成為歷史性首例。

跨境救護車離開港大深圳醫院,花了40分鐘車程到抵屯門醫院,再用15分鐘送上病房。隨行有一名醫生及護士,會收取成本價4990元人民幣,醫管局強調會嚴格把關,確保必須為病情嚴重但較穩定,且有意願的病人使用此服務。

跨境救護車一般會把回港病人送至屯門醫院,但治療上有特別需要的話,也會涵蓋兒童醫院、瑪麗醫院等。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李詠梅表示,男病人本月7日入院,本身患有慢性支氣管病,入院欠佳,有呼吸衰竭、心臟衰竭情況,且神智不清,血氧不足,救治中好轉並恢復意識,因病人及其家人都希望能返回香港治理。

現時港大深圳醫院約12%病人為港人,篩選合適病人主要視乎兩大情況,一是病人及家屬有強烈意願想回港,但亦並非所有有意願個案都安排,仍然達到另一個情況,即病情嚴重但相對穩定、能承受運送過程,若病況輕微則不適用。

現時內地醫療先進,大部分治療都能提供,故主要視乎病人意願,並稱不止嚴重至要用呼吸機才算適合,例如若港人在內地遇到車禍,過關交通有困難等,符合狀況都會協助。

現時屯門醫院每月平均約有20至30名病人,由內地醫院轉院而來,但需在關口轉香港救護車送院,當中約一半屬危殆及危急級別,需要即時搶救。

瀏覽健康嗎其他平台🔎Youtube播放清單及優惠資訊 linkby.tw/healthcodehk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