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健康生活解碼】春天來了,有沒有發現自己總是提不起勁、昏昏欲睡?其實這是「春睏」導致的結果。多雨、潮濕伴隨春季的陽氣升發,許多人容易在此時發生「春睏」的現象。而所謂的「春睏」就是春季疲勞症,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容易疲憊、睡得再久起床都覺得還是很累、出現越睡甚至越累的感覺。
由於在五行裏,春屬木,與中醫的肝相對應,出現春睏情形往往也代表著肝氣調節有問題,無法順利升發。一旦肝氣疏泄產生問題,除了疲累外,往往還會伴隨有情緒容易波動起伏、頭痛、過敏,或是睡眠障礙的情況。
兩時段特別明顯
春睏症狀常集中在上午9-11點和下午3-5點會表現特別明顯。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是因為這段時間分屬人體脾經及膀胱經運行的時間。脾掌管人體的水濕,一旦脾氣虛弱,又受到外濕影響,運化水濕的功能出現問題,造成濕氣滯留的話,就會令人有重濁疲憊的感覺,更可能伴隨著頭暈、食慾下降、脹氣,以及排便不順等症狀。
而膀胱經則是位於人體背部接受陽氣的位置,且上連至腦,若膀胱氣血不足,跟不上陽氣升發的速度,就會導致滋養腦部的氣血減少;要是再加上濕阻陽氣,人就會覺得提不起勁、昏昏欲睡,更可能伴有身體多處痠痛,以及排尿不順的現象發生。
早睡、曬太陽減春睏
若要改善春睏問題該怎麼做呢?中醫認為人體的主要活動時間應當順著日光而作,所以相對於冬天日落較早,春天白天較長,可以活動的時間也較長,但民眾春天養生仍應避免熬夜為宜;更不要說,傍晚11點到凌晨3點,是人體膽經和肝經循行的時間,而春天尤須養肝,故建議民眾春天養生應盡量要在11點前就寢為佳。除了留意睡眠時間外,運動方面則建議大家可多去廣闊的場所散步,讓背部曬太陽補充天然陽氣;平時的打扮可將頭髮放下、穿著輕鬆,不用過於束縛,以免氣機鬱滯。如此自然地順應時節,讓身體從冬天的養藏逐步地轉成春天的升發,便不容易導致春睏上身。
推介2食療
想要遠離春睏煩惱,民眾也可以試著從調整平時吃的食物下手。像是,春天可以多吃一些山藥、芡實和薏苡仁,或是在菜餚或湯品中放入一些生薑,都是有助於補益脾氣,幫助濕氣代謝的好食材。
.淮山芡實薏仁粥
食材:新鮮山藥(淮山)300公克,芡實20公克,薏仁40公克,小米300克,水1000ml
作法:
1. 薏仁、小米洗淨,泡水3小時;新鮮山藥(淮山)洗淨切小塊,芡實洗淨備用。
2. 取一內鍋放入所有食材,外鍋倒2杯水,放入蒸架和內鍋,蓋上上蓋,按下電鍋開關,待開關跳起即可食用。
功效:山藥薏米芡實粥補氣血、健脾胃、補腎益精、祛濕利水,可有效改善春天疲勞的症狀
春天也很適合吃韭菜,中醫認為韭菜可健脾去濁,同時具有益肝的作用,以及補陽的功效,對於春天養肝有一定助益。不過要注意的是,若民眾有嘴破、口臭,或是眼睛紅腫等火旺症狀時,則不建議食用,以免更上火反讓症狀惡化。
.韭菜鮮蝦仁粥
食材:韭菜100克,擇好,洗淨,切段;鮮蝦仁50克;糯米、鹽各適量,糯米洗淨。
作法:將鮮蝦仁、糯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韭菜段,煮沸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韭菜和蝦仁、糯米同煮成粥,可行氣活血、固腎助陽、健脾養胃、防治便秘,適合立春時節養生滋補食用。
瀏覽健康嗎其他平台🔎Youtube播放清單及優惠資訊 linkby.tw/healthcod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