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醫健通7月中試行「跨境健康紀錄」 便利港長者北上求醫

醫健通由下月15日起,試行推出「跨境健康紀錄」,方便到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求診的長者使用。

目錄

【便利北上】北上求醫逐漸成為港人新趨勢,但如何把病歷無法「過境」始終是一大難題。醫健通由下月15日起,試行推出「跨境健康紀錄」,方便到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求診的長者使用。

求診長者可在前往醫院3日前,先在醫健通下載過去3年的電子健康紀錄(病歷),其家人亦可以在程式上用「照顧者」功能協助長者申請。系統核實後會發出「檔案二維碼」和「密碼二維碼」,長者就診時再出示,院方就可開啟及瀏覽其病歷。

醫健通還會開通「個人資料夾」功能,用戶可存入從不同途徑取得的醫療紀錄,包括在境外醫療機構求醫的紀錄等。

長者的家人通過「醫健通」的「照顧者」功能為長者申請,系統核實申請和準備電子健康紀錄一般需時不超過72小時,建議長者在就診前3天提出申請。

醫衞局發言人表示,目前市民可透過「醫健通」隨時取閱個人的藥物紀錄、敏感及藥物不良反應、就診和檢查紀錄等重要資料。7月15起,合資格長者於港大深圳醫院就醫可使用「跨境健康紀錄」功能,讓該院醫護人員在其授權下瀏覽更全面及詳細的醫健通紀錄,包括診斷及醫療程序和臨床摘要等,以輔助醫護人員作診斷。

醫衞局補充,根據試行經驗,日後擴展試行安排至「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下的其他醫療機構。醫健通用戶可利用「個人資料夾」存入他們從不同途徑取得並與醫療相關的個人紀錄,例如在境外醫療機構求醫時取得的醫療紀錄。

存放在醫健通戶口「個人資料夾」的紀錄既可集中保存,也能便利用戶運用,包括供獲用戶授權的香港醫護機構在跟進護理時,通過醫健通系統取覽。醫衞局將與18區關愛隊在不同社區設立「e+應援站」,介紹醫健通應用程式的功能,並即場為市民提供體重、血壓和血糖檢測及傳統中醫脈診等健康服務。

首場「e+應援站」活動已於油尖旺區進行,其後兩場將分別於6月29日及7月1日在大埔區的大元社區會堂和觀塘區的德福花園社區會堂舉行。同時,醫衞局已於港大深圳醫院設立支援站,協助香港市民登記醫健通、下載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及了解相關功能。

瀏覽健康嗎其他平台🔎Youtube播放清單及優惠資訊 linkby.tw/healthcodehk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