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睡得多不等於睡得好 學習放鬆型睡眠消除疲勞

有時不管睡了多久,起來時依然覺得全身乏力,但有時有時只睡了4、5小時,疲勞卻一掃而空?

目錄

【健康睡眠解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試過,不管睡了多久,起來時依然覺得全身乏力,但有時有時只睡了4、5小時,疲勞卻一掃而空?

睡眠時間長短,與質素並沒有直接關係,睡得多不代表睡得好。研究發現,成年人最佳睡眠時間是6至7小時,部份人或需要8小時或以上。

即使睡眠時間更短,只要品質良好,充分消除疲勞,這可稱之為「放鬆型睡眠」。恰恰相反,承受過多壓力,有煩惱或有心事,導致輾轉反側或是淺度睡眠,一個晚上醒來好幾次,再怎麼睡都無法消除疲憊感,可稱為「緊張型睡眠」。

那麼,「放鬆型睡眠」和「緊張型睡眠」之間有差異呢?

「緊張型睡眠」是因壓力或有心事,寢前交感神經作用過高而引起。即使你是躺在床上,身心仍處於興奮狀態,怎麼也睡不著,或是好不容易睡著,卻停留在淺度睡眠狀態。

由於交感神經作用升高,睡著了血管仍處於收縮狀態,睡到翌日早上醒來,仍會疲憊不堪。不論睡了幾個小時,仍然覺得睡眠不夠,無論從事任何活動都無法專注精神,肌膚失去彈性、毛髮失去光澤、血液循環變差,容易發生水腫或肩頸酸痛。

「放鬆型睡眠」則是就寢前副交感神經順利地處於高昂狀態。就像汽車的剎車般,當身體處於放鬆狀態時,副交感神經作用升高,能帶來良好的深度睡眠。

處於「放鬆型睡眠」時,睡著時副交感神經活潑,因此腸道也能順暢、代謝良好,形成不易水腫的體質。由於改善血液循環,肌膚及毛髮都能健康又美麗,肯定百利而無一害。

如何做到「放鬆型睡眠」呢?第一的重點是「睡前的作息」,如睡前處於極度興奮狀態、情緒過度激動,就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而落入「緊張型睡眠」。因此,入睡前盡可能避免刺激交感神經,最好放下手機,停止看電影和電視劇。

其次是「白天的作息」,想得到品質良好的睡眠,白天應有適量運動。白天做運動能促進大腦分泌「血清素」,晚間就能因為血清素而誘使大腦分泌有助於睡眠的褪黑激素,因而擁有放鬆型睡眠。

白天的適度運動時間約為20至30分鐘,建議從事健走,而且健走時不要同時聽音樂或玩手機,將思緒專注在健走。不需要逞強加快速度,只需以輕鬆的步伐即可。白天專注精神地健走,能促進夜晚的褪黑激素分泌,而擁有品質良好的深度睡眠。

瀏覽健康嗎其他平台🔎Youtube播放清單及優惠資訊 linkby.tw/healthcodehk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