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告別痛風 減重比戒嘌呤更有效

手腳關節突然紅腫,有時候是痛風作怪!在香港,每100人便有3人受痛風困擾,是最常見的炎症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在關節和軟組織內形成針狀結晶(尿酸鹽),刺激免疫系統而引發腳痛、痛風性關節炎等問題。臨床治療經驗顯示,大魚大肉、放縱飲酒、肥胖人士最容易「中招」。

目錄

手腳關節突然紅腫,有時候是痛風作怪!在香港,每100人便有3人受痛風困擾,是最常見的炎症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體內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在關節和軟組織內形成針狀結晶(尿酸鹽),刺激免疫系統而引發腳痛、痛風性關節炎等問題。臨床治療經驗顯示,大魚大肉、放縱飲酒、肥胖人士最容易「中招」。

痛風有何症狀?

痛風是一種常見關節炎,主要分為急性、間歇和慢性期。疼痛發作時,大拇趾的關節紅腫、發熱疼痛,另外足踝、膝蓋、手肘、手腕和手指也有機會發病。如果在病發初期未能妥善控制血尿酸濃度,痛風復發率會增加,病情會變得嚴重,受影響的關節亦會愈多。

痛風由甚麼引起?

痛風與體內尿酸過多有關。尿酸代表一種代謝功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人體內的尿酸約8成來自新陳代謝,2成來自食物。尿酸正常會經由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但若腎臟因某些原因,例如腎功能衰退、肥胖和受藥物影響等,未能成功把尿酸排走,或身體製造過量尿酸,體內尿酸濃度便會增加,多餘的會在關節結晶及積聚,導致關節發炎紅腫、腳趾疼痛變形,一般發作前都沒有先兆。尿酸結晶還會積聚在血管或其他器官,造成炎症、退化,引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衰竭、中風、心肌梗塞等嚴重併發症。

痛風不能完全根治

目前醫學界難以100%根治痛風,患者只能透過服用處方藥物,減少痛風發生次數,減輕痛楚。治療急性痛風症的藥物主要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秋水仙鹼(Colchicines)及類固醇(Corticosteroid),不過有機會引起副作用,例如腹瀉。另外如果患者有高血壓、心臟病腎病或年過65歲,服藥前必須詢問醫生意見。

中年男性患痛風的比例較高,女性患者則佔5%至10%,大多在更年期後發作,因女性在停經前受荷爾蒙保護,較少機會罹患痛風。治療急性痛風的藥物主要目的在於消炎止痛;治療慢性痛風的藥物則是要控制身體的尿酸值。

肥胖者更易周身痛 

除藥物治療外,痛風患者的日常飲食更加不可忽視,因嘌呤攝取過多,尿酸隨之而升,進而演變成痛風,因此要預防就要在飲食上著手。

a man holding his stomach with his hands

註冊營養師盧君渟表示,肥胖是痛風的高危因素之一,想防止痛風纏繞,其中一個有效方法是減重!研究發現肥胖人士(體重指標35)患痛風的風險,分別較正常人士(體重指標20),高出足足262%!因為肥胖促進尿酸合成,同時抑制尿酸排出,導致關節結晶積聚多餘尿酸,引發「周身痛」症狀。

想治療或減輕痛風、高尿酸引致的腳痛、關節炎症,減重是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證實當體重每減少10磅,痛風復發率也降低40%。不過,減重勿操之過急,因減磅速度太快,反而會促使脂肪分解而產生大量酮體,尿酸飆升,誘發腳痛、關節紅腫等症狀,故事前應諮詢註冊營養師,制定個人減重計劃。



3個小習慣趕走痛風

治療痛風不能單靠藥物,患者平日必須注意飲食,才能將尿酸維持於理想水平,以達到治療目標。

補充營養

有臨床報告指,多攝取維他命C、奧米加3脂肪酸、膳食纖維及奶類食物,有助減低痛風罹患率。

person holding clear drinking glass

多喝水

足夠的水份是排走尿酸、避免腳痛發作最治本的方法,建議每日飲用2至3公升清水。如因心臟病、腎病或需限制水份者,必須遵從醫生指示。

clear glass bottle with red liquid

戒酒精及果糖飲品

患者最好避免喝含酒精(尤其是啤酒)或果糖飲料(如汽水、紙包飲品),因酒精和果糖分解物乳酸會阻礙尿酸排出,提升血中尿酸值,導致痛風問題惡化。

結語

痛風反復發作令人難受,患處不僅持續感到劇痛,嚴重的話更會導致關節變形。要控制痛風,就要嚴控各種危險因素,包括肥胖及不良飲食習慣,患者便有機會逆轉病情,如常活動。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