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你是否常常感到虛弱疲倦、心跳過快、手腳冰冷?這些可能是貧血的症狀。台灣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國斌表示,很多原因不明的貧血是源於腸道問題,通過調整飲食習慣,配合中藥食療,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
貧血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中醫認為生成血液主要有賴於水穀之精與腎精。水穀之精是腸胃消化吸收飲食生成的精微物質,而腎精則是儲存在腎臟中的精華物質與能量。血液的生成與心、肺、肝、腎等眾多內臟功能密切相關,而最重要的則是脾胃,即消化系統。因此,腸胃不好的人通常容易貧血,因此解決貧血問題就需要通過保養腸胃來解決。
補血有方 針對貧血的茶飲
補血湯
做法:1250cc水,加入黃耆30g、當歸6g、薑10g(可不加),煮沸後再煎煮30分鐘,去藥渣,再加入汆燙過的牛尾(約6-8塊),一起煮爛即可。
黃耆有什麼功效?當歸可補血?
黃耆有補氣作用,對於大病初癒後疲倦乏力的病人往往有很好的療效。臨床實驗證實,對於患有中風後感到虛弱的患者,服用黃耆有助於改善疲勞,並提高生活品質。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多項研究也發現,服用含有黃耆的湯藥能降低癌症患者的死亡率,並改善放化療的副作用。當歸是常見補血活血藥物。現代研究發現,當歸具有抗氧化、抗癌、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補血茶
做法:人參(高麗蔘、石柱蔘、花旗參、黨蔘均可)10克、桂圓3-5枚、枸杞子10克,煮沸或沖水飲用。如果服用後感到口感舌燥,可加入10克麥門冬或玉竹。
改善貧血的食物有哪些?
在食物方面,蘋果、紅蘿蔔、紅棗、枸杞子、牛肉等紅色食物補血作用較好,建議多吃。不過,癌症患者不宜多吃牛肉,因為紅肉容易讓癌症復發。
飲食習慣影響腸胃健康
保持腸胃健康、避免貧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臨床上他發現有兩種人最容易出現消化系統問題:一種是吃得太飽的人,另一種是吃得太快的人。吃得過飽容易損傷胃腸,各類的營養物質反而不能吸收,得不償失;而吃得過快,食物沒有得到充分咀嚼,難以充分吸收,會在腸道內腐敗,產生各種毒素。
日常飲食4大注意事項
飲食均衡
根據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平時應以五穀雜糧作為主食,以新鮮蔬菜、水果及一些肉類、海鮮為副食,以達營養均衡。他強調,多吃蔬菜有益腸道健康。
七八分飽
每餐的飲食達七、八分飽即可,讓自己的胃保持微餓的狀態。
充分咀嚼
吃飯時充分咀嚼,直到唾液與食物成乳靡狀再吞下。咀嚼次數多,會增加唾液的分泌,而唾液當中含有促進消化的酵素。此外,吃飯時要專注,不要一遍吃一聊天、看手機、看電視。
飯後適當運動
吃飯後不要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應適當走動。不常做家務的男士,飯後要洗碗,不僅會讓太太開心,也幫助自己的腸道消化。
貧血問題時有發生,嚴重甚至導致生命危險,瞭解源頭即可從根源入手。日常飲食習慣要保持健康,切忌過飽與進食過快。腸胃健康,改善吸收問題,貧血問題亦能夠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