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蒼白、唇色淡、舌淡白、脈無力,說話不夠氣,是典型的氣虛體質。氣虛是身體內氣不足、能量匱乏所造成,可能是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如飲食不當、不良生活習慣等。別以為多睡覺可改善氣虛,其實久臥更傷氣。除了有適當的運動外,中醫認為,氣虛就要補氣,補氣主要靠補脾。
以下十大補脾食物,是氣虛又不願動的懶人佳音。
1. 山藥
味甘,性平,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等功效,適用於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等症。上火、有邪氣盛或者便祕的人要少吃。
2. 薯仔
具有解毒消炎、寬腸通便、活血消腫、益氣強身、抗衰老功效,適合動脈硬化、肥胖者、孕婦、嬰兒等食用,尤其適合脾胃氣虛的人食用。
3. 冬菇
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的作用,對氣血虧虛、不耐勞累等具有調理效果。但脾胃寒濕氣滯者慎食。
4. 糯米
具有補中益氣、止虛汗、益肺氣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慾減少、泄瀉,氣虛引起的汗出、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可以補養人體正氣。但消化功能弱者不宜食用。
5. 蜂蜜
補脾氣、利肺氣、助消化、通腸道,是上好的藥食同源保健品。痰濕內蘊、中滿痞脹及腸滑泄瀉者忌服。
6. 花生
適用於氣血不足、經血不調、血小板減少症、消化不良、貧血、肺虛咳嗽、腸燥便祕、產後缺乳等症。體寒濕滯及腸滑便泄者不宜服用。
7. 牛肉
吃牛肉有補益脾胃、扶持中氣、化痰熄風的功效,對於氣血兩虧、久病體虛的人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8. 雞肉
具有溫中補脾、益氣養血、補腎益精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
雖然食駕有助改善氣虛,但有適當的運動仍有重要,建議氣虛體質的人做一些較為和緩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