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手肩四部位 告別「拜拜肉」兼強心

雙臂有「拜拜肉」(也稱「蝴蝶袖」),很多女性以為是自然衰老的表現,但它位在心經循行路線上,代表心臟供血出了小問題,必須重視。疏通心經阻塞穴位,當拜拜肉消失,代表心臟功能得到強化和提升。

中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人體其他各臟腑的功能才能正常。若心有了病變,君主之官的作用不能正常發揮,其他臟腑失去主宰,則會功能失調,種種病變隨之產生。
年過40歲,當舉起手臂,有些人會在上臂下方出現懸垂肌肉。這條鬆弛的肌肉俗稱「拜拜肉」,是人心臟供血不足,氣血、營養不能及時布散,廢物得不到及時排出而堆積在此的表現。
想要成功促進上肢血液循環,可以透過搓揉「拜拜肉」和刺激手臂上的穴位,疏通心經等經絡,來增加新陳代謝,提升氣血循環。從長遠來看,消除拜拜肉以避免心臟發生緊急情況最重要。

一、搓揉拜拜肉
如果每天持續搓揉(搓麻將的動作)每側拜拜肉各5分鐘,每日2次,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持續數月,鬆弛的肌肉會變結實,心臟供血就會順暢,胸悶氣短的現象也會隨之消失。

二、刺激少海穴
位置:肘前區,肘橫紋橫平,肱骨內上髁前緣。
作用:隸屬少陰心經的少海穴,同時也是人體手部的水穴之一,是水分非常容易堆積的地方。因此,適度按壓、刺激該部位,有助排除多餘水分,避免上肢水腫、浮腫問題的發生。

三、按揉肩髎穴
位置:肩關節外展時肩峰後下方凹陷處。
作用:肩髎穴隸屬手少陽經,適度按壓不僅能促進手臂上緣的血液循環,避免脂肪堆積外,更有緩解肩關炎疼痛的效果。

四、按摩合谷穴
位置:手背虎口處。
作用:按摩歸屬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有宣通氣血、避免水分積滯的作用,能活血去濕,改善手臂肌肉鬆弛問題。

中醫師提醒,在操作、取穴時,應謹記找到凹陷處、揉按至有酥麻感,每次實施至少維持10-20秒,每個穴位進行3分鐘,每日2-3次,持之以恆,擺脫拜拜肉不再是難事。

發表評論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