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咖啡可控制糖尿

高糖、高熱量、少運動的飲食習慣,令糖尿病成為香港常見的都市病,約十人當中便有一個患上,尤其是二型糖尿病。一直有研究指出,喝咖啡可降低糖尿病罹患率,如《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期刊就發現,咖啡豆中提取的「沒食子酸」和「原兒茶酸」,能對抗胰島素抵抗,為預防和治療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市面的咖啡種類繁多,哪一種咖啡,怎樣喝才有效預防糖尿?

1. 黑咖啡最好
黑咖啡包括美式、濃縮咖啡或手沖咖啡,全是無糖咖啡,熱量是所有咖啡中最低,因為配料只有水和濃縮咖啡;摩卡除了牛奶、濃縮咖啡外,還有高熱量的摩卡醬、鮮奶油和糖漿,熱量是黑咖啡的24倍,一杯摩卡已相當於3 碗飯的熱量。

2. 不加糖的拿鐵也OK
拿鐵主要是牛奶和濃縮咖啡,在不加糖的情況下,熱量介於黑咖啡和摩卡之間,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一杯拿鐵的糖含量是18 克,但這不是額外添加的蔗糖,而是牛奶本身的乳糖,所以要減少精製糖攝入的朋友也可放心喝。喝拿鐵可同時從牛奶補充鈣質,算得上是一種健康的飲料了。

3. 去咖啡因的咖啡一樣有效
影響血糖的因素不單純只有咖啡因,其他成分也有關係,例如: 鎂、木酚素、綠原酸、奎尼內酯等。因此,去咖啡因的咖啡(decaffeinated coffee)同樣可減少罹患糖尿病風險。

4. 宜喝淺烘焙咖啡
淺烘焙咖啡豆磨細一點,抗氧化物最多。國際咖啡組織實驗發現,咖啡豆用超細研磨方式,可以保留最多綠原酸,經過烘焙,有抗氧化作用。沖泡時要使用濾紙,可過濾掉大部份的咖啡醇和咖啡白醇,這些都是令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濃度增加的壞成份。如果平日慣以意式濃縮咖啡機、摩卡壺、虹吸壺、法式濾壓壺等方式烹煮咖啡,最好多一道手續,用濾紙過濾了再喝。

5. 每天可喝3至4杯咖啡
《美國醫學期刊》的研究結果指出,每天喝3至4杯咖啡的人可降低糖尿病罹患率30%,推論是咖啡因能提高基礎代謝率,綠原酸可降低體脂肪。而每天喝咖啡的人,空腹血糖與飯後血糖比不喝咖啡的人低。

發表評論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