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也分好壞

鹽是居家必備的調味品,但吃過多會導致高血壓,對腎臟心臟也有傷害;過少又會造成身體電解質不平衡。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攝取鈉的上限為2,000毫克,相當於一茶匙鹽。但鹽也有很多種,哪吃什麼鹽才對身體健康?

1. 精鹽(餐桌鹽)
海水經過純化處理製作而成,過濾海鹽中的雜質後,製成品只剩下氯化鈉,幾乎不含其它天然礦物質,營養價值低。市面上的精鹽大多有添加碘,如有甲狀腺亢進的人不宜進食。

2. 海鹽 (粗鹽)
海鹽也是經過純化的鹽,但和精鹽相較起來,少了化學添加物質。天然海鹽的製作方法是把海水引入鹽田,經太陽曝曬結晶而成,含些許礦物質,是健康的鹽。然而,目前全世界海水污染非常嚴重,因此最好購買來自乾淨海域的鹽。

3. 岩鹽
岩鹽是最不受污染的鹽,它是深藏地底下的海水,經幾億年的高壓沉澱,結合多種礦物形成的鹽晶,因含鐵質且經長時間氧化,使岩鹽呈粉紅色。岩鹽含豐富的礦物質,包括海鹽中沒有的鎂、鉀、鈣等,但也可能聚集了其他重金屬成分。

4. 竹鹽
竹鹽在香港尚未普及,但在南韓和台灣比較流行。竹鹽是將海鹽放進桂竹筍內,經過兩千多度高溫燃燒,透過竹子將海鹽中的一些重金屬和雜質淨化。經過高溫處理的竹鹽也可降低鹽的寒性,減少身體的濕寒之氣。

營養師建議,日常飲食始終最好以少鹽少油為原則,可多用香草、黑椒、薑、蔥、蒜頭等天然食材代替鹽調味。而家中可以用海鹽、竹鹽、岩鹽交替食用,確保攝取均衡的營養。

發表評論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