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活動染疫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第三波疫情爆發,不少人出門散步、收信收速遞都擔驚受怕,防疫措施如何「張弛有道」?



美國德州醫學協會(Texas Medical Association)早前將37種日常活動的染疫風險分為5大級別,當中再細分9級,供大眾參考。最高風險的是參加大型演唱會、去體育館、去酒吧、參與超過500人的宗教聚會;同屬高風險的亦有食自助餐、在健身室健身、去主題樂園或戲院。

在餐廳堂食、去髮型屋剪髮、參加婚宴或喪禮、搭飛機、打籃球或美式足球、擁抱或握手,屬中高等風險。至於次一級的中等風險活動,包括:在別人家中用餐、參加後院燒烤、去海灘、在商場購物、送孩子上學、露營或托兒所、在辦工室內工作一周、在公眾泳池游泳、探訪長者。

在酒店住2晚、坐在診所等候室、往圖書館或博物館、在餐廳的戶外範圍飲食、在繁忙的市中心步行、在遊樂場停留1小時、在雜貨店購物、出門散步、跑步、與他人踩單車、打哥爾夫球,則屬低中風險活動。

被歸類為低風險的,包括買外賣、加汽油、打網球及郊外露營。協會列出各樣日常活動中最低風險的,原來是打開郵箱。

發表評論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