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說明夏天吃薑具有保健養生的功效。而薑皮是一味中藥,吃薑去皮還是連皮吃,有不同功效,主要視乎是否要發汗。
植物的皮和肉是一對陰陽關係,薑肉性熱,所以薑皮性涼。薑肉發汗,所以薑皮止汗。因此,需要發汗就去皮,不需要發汗就留皮。日常長期食用,一般也不去皮,以免積內熱。在着涼吹風後喝一些生薑紅糖水來預防感冒,要發汗,自然是去皮為好。
而平時喝生薑紅棗茶祛寒,不需要發汗,則不去皮,這樣還不容易上火。一般做菜用薑,那肯定是帶皮吃了,以免偏性。吃大閘蟹用的薑汁可以去皮,平衡蟹的寒性。
夏天是吃薑最好的季節,因為夏天天熱,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各種外邪都會乘機侵入。這時候吃點薑,可以保護人體安然度夏,還不給秋冬留下病根。
薑是天然的抗菌劑,吃了不潔食物肚痛、嘔吐,可以嚼塊生薑緩解。拌涼菜時,可多放點薑末,消毒殺菌又開胃。
薑也是解暑良藥,因為一出汗,就把暑熱都消掉了。古代治療中暑暈倒的人,就是給他灌點薑汁。
夏天吃薑不僅是防暑,更是防寒。一是風寒,夜裏開冷氣睡覺,寒氣侵入毛孔,早晨要趕快喝點薑茶補救一下。
二是內傷寒,夏天許多人喝大量冷飲,冰凍的東西吃下去,五臟六腑都會受害。常吃點薑,暖暖胃,不讓寒氣積累起來害人,是非常必要的。
夏天辦公室的冷氣溫度多半調得很低,喝薑棗茶正好合適。切記不要去薑皮,否則出汗過多,再吹冷風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