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大師金庸2018年94歲去世,當年他「右手寫小說,左手辦報」,日理萬機,依然得享高壽。原來他吸收了中國傳統養生智慧,奉行「十二少」養生要訣,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
他認為,多思則神怠,多念則志散;多喜則忘錯昏亂,多笑則內臟傷;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欲則志昏,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愁則心攝,多怒則百脈不定;多樂則意溢,多惡則憔悴無歡。
中醫講究調暢情志養生,人只有心平氣和,內心寧靜,才能保持體內環境的協調平衡,人體才能達到最佳的生理狀態。
為了保證睡眠質量,金庸還發明了一套睡眠大法——鳴天鼓法。具體操作如下:睡覺前,在床上靜坐閉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食指和中指彈擊後腦勺,使之聽到咚咚的響聲,自覺微累即可。停止彈擊後,躺下,然後兩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便會很快入睡。
由於長期熬夜寫小說、寫明報社評,金庸71歲得了嚴重的心臟病,要做心臟搭橋手術。之後飲食習慣改變了。年輕時無肉不歡,晚年要求自己吃得少,吃得細,吃得精,認為「人為生而食,非為食而生。多吃少滋味,少吃多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