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51年歷史的北京同仁堂竟然轉型賣「中藥咖啡」,這間百年老店近期推出零售品牌「知嘛健康」,計劃在北京開300間門市,店內除了有傳統的問診執藥服務外,還會出售咖啡、麵包等食物。
對於這一創舉,坊間毀譽參半,有人讚揚同仁堂與時俱進、將傳統中醫融入現代西方生活理念,也有人視之為不務正業,是中醫藥品牌的「墮落」。
最引起爭議的「中藥咖啡」,配上各類中藥材後,有枸杞拿鐵、益母草拿鐵、羅漢果美式咖啡、肉桂泡沬咖啡(Cappuccino)……以枸杞拿鐵為例,做法是將同仁堂出品的枸杞泡發後打成果漿,再按一定比例加入拿鐵。
「中藥咖啡」平均每杯售30元人民幣,與北京大部份咖啡店的咖啡相差無幾。有網民試飲後,發現「中藥咖啡」整體味道與普通咖啡無異、甚至更為清淡,不知是否擔心中草藥味太濃會影響口感。
「健康嗎」特意走訪了兩位專家。香港註冊中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林振邦解釋,從藥學角度,三個配方的調製理性可以理解為,杞子拿鐵明目,適合常看電腦的人;羅漢果美式咖啡,適合因空氣不好而燥熱的北京居民潤喉;益母草咖啡,適合一般婦女,調暢月經和利水消腫。
咖啡屬性偏溫,是一種陽性食材,林振邦認為,加入中藥後未必可以調和咖啡的副作用,避免副作用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飲。
註冊中醫師何慧潔則建議,對胃部不適、失眠等明顯不適合咖啡的人來說,即使咖啡添加了中藥,也不可以飲。一般人飲中藥咖啡,則問題不大,只不過咖啡裏面的中藥份量少,應無太大養生作用。